三伏趁热打“贴”,不同病症重点贴哪些穴位?(附取穴图解)

三伏趁热打“贴”,不同病症重点贴哪些穴位?(附取穴图解)

“三伏贴”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“冬病夏治”的一种治疗手段,来源于明朝古方“天灸”,主要以白芥子为核心,加上干姜和一些温阳通络的药物,组成一个外用的剂型,贴敷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,以刺激穴位、激发经气,使药物成分渗透吸收,达到清宣肺气、止咳平喘、健脾益肾、散寒通络等目的,以预防和治疗好发于冬季的多种慢性疾病。

因此,最佳温阳时机、温阳药物和温阳穴位相互配合,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,祛除邪气,加强防卫功能,提高机体的抵抗力。

三伏贴并非人人都适合贴

“三伏贴”的适应症

1.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。

2.消化系统疾病:虚寒性胃病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结肠炎、虚寒性腹泻、消化不良等。

3.妇产科疾病:下焦虚寒、宫寒、痛经等。

4.风湿骨病:关节痛、骨质增生、关节炎,风湿引起的颈、肩、腰、腿等疼痛性疾病。

5.儿科疾病:易感冒、消化不良、厌食、慢性咳嗽等。

6.治未病方面:免疫力低下、怕冷、体虚、冬季反复感冒、虚寒体质者。

三伏贴的禁忌人群

如果是实火、湿热、阴虚火旺等患者,则效果不大,甚至还可能有副作用。以下人群是三伏贴的禁忌人群:

●3岁以下及发热小儿、孕妇忌贴;

●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,如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;

●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,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;

●皮肤过敏、瘢痕体质者及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、溃疡、感染者;

●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、严重糖尿病患者等。

一般什么时候贴?

每一伏的第一天是贴敷的最佳时机,大人建议单次贴敷2小时左右,小孩贴1小时左右。如果错过的话,在每伏任选1天贴也可以,只要每次贴敷间隔十天即可。三伏为一个疗程,需要至少连续贴敷3年。

通常上午11点以前贴完药饼。中医认为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人的穴位、毛孔充分张开,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。

不同病症可以贴哪些穴位?

1.通调体质:可选大椎、肺俞、神阙、足三里等,强身健体,提升身体抵抗力。

2.阳虚体质:冬天怕冷,容易感冒,四肢冰凉的朋友可选择大椎、至阳、命门、肾俞、关元等穴。

3.湿气重:可以选择水分、神阙、曲池、阴陵泉、承山、大椎等。

4.呼吸系统疾病:主穴可以选择天突、膻中、肺俞、定喘,配穴有足三里和中脘,可用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等疾病。

5.消化系统疾病:主穴可以选择中脘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,配穴有上脘和三阴交,可用于改善胃炎、胃溃疡、消化不良等疾病。

6.妇科疾病:主穴可以选择中极、归来、三阴交,配穴有命门和足三里,可用于改善月经不调、痛经等妇科疾病。

7.骨关节疾病:贴敷阿是穴,即人体感觉疼痛的部位,比如膝盖、脚踝、手肘等关节处,哪里疼就贴在哪里,可配合大椎、曲池等共同敷贴。

8.儿科疾病:孩子出现反复感冒、厌食、消瘦、尿床等情况,可选取大椎、脾俞、肺俞、足三里、神阙、关元等,可增强孩子体质。

贴完有啥注意事项?

★ 贴药约2~3小时后或自觉皮肤烧灼感自行取下。

★ 贴药当天忌冷水洗澡,禁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食物,空调温度不要太低,避免电风扇直吹。

★ 贴药后出现皮肤红晕属正常现象;起泡者,小者可令其自行吸收,大者,请医生采用无菌针具刺破,保护创面,禁忌抓挠,避免感染。

由于每个人病情、体质不同,建议大家到正规医院或中医科,咨询相关医生,辨证体质后再进行贴敷,切不可将“夏治”变“瞎治”。

END

* 注意: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。

* 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365现金app下载 狙击手游戏哪个最好玩 十大必玩狙击手游戏排行榜
365bet官网开户网址 法国篮协炮轰恩比德:假承诺骗护照 为金牌走捷径
365现金app下载 康寧公司

康寧公司

⏱️ 07-30 👁️ 6291